昨天上午,松俊蓉捐献的角膜移植给两名眼疾患者
2011-07-16
《哈尼族女童留下“大眼睛”感恩温州人》后续报道—— 本报讯
昨天中午12时许,虽然左眼包着纱布,但仍可看到病床上的阿军(化名)右眼泛动泪花。“想说谢谢,可不知道她是谁。能做的,只有像捐献者一样,回报社会。”
昨天上午,云南哈尼族3岁女孩松俊蓉捐献的这对眼角膜,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顺利移植给两名眼疾患者。负责手术的陈蔚博士介绍,对两名患者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很成功,两人的眼睛很快能恢复视力。
阿军来自贵州,在温州务工已10多年,目前在乐清某企业上班。半年前,阿军左眼被异物击伤,视力只有0.1,并且伴有疼痛。经医生诊断,阿军左眼需要进行角膜内皮移植术。
另外一名接受捐赠的眼疾患者阿莲(化名),来自我省龙游。半个多月前,阿莲的右眼视力变得模糊,伴有异物感。随后,阿莲来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治疗。经医生诊断,阿莲需要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。
昨天上午,医生先后为两人进行角膜移植手术。
医生介绍,因为接受捐赠的一名患者做了需要整只角膜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,而另外一名患者只做了角膜内皮移植术。因此,小蓉捐献的眼角膜,还可以让一只眼睛复明。
昨天下午,记者将角膜已移植的消息告诉小蓉父亲松红林。松红林说:“那就好,他们能让我女儿重新看到这个世界。”
目前,松红林在平阳骑人力三轮车谋生。他说,以前接受捐助是为医治女儿。现在,已经不需要了。虽然日子过得平淡,但凭他的努力,能养活一家人。最后
,他想通过本报,向曾经帮助过小蓉的热心人士,再次表示感谢。
小蓉出生于2008年8月,云南人,父母在平阳务工多年。去年4月20日,小蓉被确诊患有被称为“儿童肝癌”的“肝母细胞瘤”恶性肿瘤。为医治女儿,松红林夫妻倾尽所有。今年5月,他们向媒体求助,得到众多热心人士帮助,收到善款2万多元。
今年6月,见小蓉医治无望,松红林夫妇便带女儿回云南老家,让孩子在家乡度过余下日子。在老家,夫妻俩决定,将女儿角膜捐献出来,回报在温期间好心人对他们的帮助。
6月24日,松红林夫妇带着女儿从云南回温,并代女儿填写了《公民自愿捐献角膜登记表》。7月8日晚7时30分许,因病情恶化,小蓉在温医附二院病逝。当晚8时58分,小蓉完成角膜捐献手术,成为近年来温州市眼库接收的年纪最小的角膜捐赠者。